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和目标,把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对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其中报告第九部分“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就文化建设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相关阐述,提出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军队文化建设作为保持军队的先进性和本质的重要手段写入了报告。
一、军队文化建设的内涵
军队文化建设就是用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军事理论、科学知识、人文精神等武装人、培养人、提升人的过程,它渗透和体现于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目的是促进官兵在德、智、体、美、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国防和军队全面建设提供人才、智力和精神支撑。
新时期军队文化建设主要的工作有:科学文化教育、军队文化工作、战地文化活动等等。要真正弄清军队文化建设的内涵就要准确掌握这些具体活动或工作的概念。
从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党中央已经把军队文化建设上升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文化建设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保证军队文化建设的开展,我军在编制体制上各级机关都设置了相关部门负责文化工作,并明确由各级党委书记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党组织都有宣传委员专门负责文化工作,基层军人委员会还设置了文娱体育组专门负责组织基层单位文体活动,定期组织科学文化学习,基层连队还建立了俱乐部用于官兵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场所。
二、新时期军队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是革命化建设的核心,而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军队文化建设是确保军队革命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确保军队政治可靠的保障,是保持和提高战斗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建设都对提高军队的建设水平发挥过重要作用。
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军开展文化建设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良好局面,在这个知识化、全球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新时代,我军各级党组织大兴学习之风,努力打造学习型军营,培养知识型军人,军队文化建设呈现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文化、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文化、以有效履行历史使命、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为主要任务的军事学术创新、文学艺术创作和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为新平台的文化设施建设等为特点的整体推进,极大地促使广大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向着综合性和复合型的方向发展。
回顾和总结我军文化建设的历程和经验,继续推进军队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对于增强军队软实力、提高战斗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文化强国战略、增强我国综合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三、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军队文化的建设几点思考
(一)坚持“文化强军”战略
为较好坚持和贯彻文化强军战略,要深刻认识军队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始终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军队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服务目标,切实重视军队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高扬主旋律,兼顾多样化,不断健全完善文化法规体系。军队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积极调动广大官兵参与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
(二)坚持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
我军是一个执行革命任务的武装集团,其性质、宗旨和任务决定了必须长期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高尚的道德精神培养官兵。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军人道德情操是我军军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我军与其他军队的本质区别,更是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大法宝。同时,思想道德本身就是文化,道德文化最能反映文化的精神实质。新形势下,军队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前进的方向,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我军有效履历史使命、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实现军队现代化跨越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三)坚持文化体制改革创新
坚持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军队要坚持从组织和思想上进行改革,实现军队文化建设的开放性,积极调动群众参与,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坚强的党组织为领导,以广大官兵为力量依靠,开创信息化时代军队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
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不仅在硬件设施上改善官兵的文化娱乐设施,实现班有电脑,连有网站,同时要及时占领网络这个意识形态领域的制高点,不断创新军事文化建设途径,方法,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大力宣扬主旋律,紧贴基层部队的实际和广大官兵的需求,不断加强军营文化建设。
(四)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工作
基层作为军队的基石,对整个军队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连队更是军队的细胞,军队文化建设的主体就是基层官兵,因此,在发展文化建设中要本着为基层官兵服务,紧贴基层官兵的需求和实际,从基层官兵的学习、训练、劳动、作战中广泛收集素材,深入了解基层的文化开展情况,使文化建设确实受官兵喜爱,确实从灵魂处影响官兵。